短短两场比赛,28分钟出场时间,2球1助攻1绝平,这位一度被球迷呼吁清洗的巴西边锋,在替补席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最佳位置。
六周前,阿森纳球迷还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要求将马丁内利送走。 同年夏天,俱乐部斥资重金引进了约克雷斯、埃泽和马杜埃凯等前场球员。 这位巴西边锋甚至一度被传出可能离队。
但就在最近一周,马丁内利两次替补登场彻底改变了比赛走向:欧冠对阵毕尔巴鄂竞技传射建功,英超迎战曼城打入绝平进球。 他从球队“废柴”一跃成为塔帅麾下的“板凳奇兵”。
01 逆境开局,从质疑声中走来
2022/23赛季,马丁内利曾在各项赛事中打进15球并送出6次助攻。 但随后他的状态明显下滑。 上赛季他在英超出场23次仅打进5球并有2次助攻。
本赛季初期,马丁内利的状态依然低迷。
阿尔特塔不得不将他排除在首发阵容之外。
阿森纳球迷的失望情绪日益高涨。 当俱乐部官推发布马丁内利的训练照片时,评论区最高赞竟然是“别上了”。 夏季转会窗口,沙特球队曾愿意出价3500万镑求购,埃弗顿也试探过租借可能性。
02 时来运转,替补席上的重生之光
转机出现在九月份的两场关键比赛。 周中欧冠对阵毕尔巴鄂竞技,马丁内利在第71分钟替补登场,仅用38秒就改写比分,最终完成一传一射,帮助球队2-0取胜。
周末联赛对阵曼城,比赛一直呈0-1落后局面直到第93分钟,马丁内利再次替补登场,反越位成功后轻巧挑射攻破了世界上最高大的门将多纳鲁马把守的大门,实现绝平。
这两场比赛,马丁内利总计仅获得28分钟出场时间,却交出了1粒进球、1次助攻和1个绝平进球的惊人数据。
03 数据揭秘,超级替补的效率之谜
数据显示,马丁内利作为替补的效率确实高于首发。 根据统计,他作为首发时平均每90分钟参与进球(进球 助攻)0.49个,而作为替补时提升至0.56个。
不仅是马丁内利,特罗萨德也有类似规律:作为首发平均每90分钟参与进球0.61个,作为替补则高达0.84个。 这可能是由于替补登场时对方体能下降带来的优势。
数据网站WhoScored提供的细节显示,马丁内利替补登场时,对手后卫的平均跑动距离比比赛开场时下降了12%。 而他依然能保持34km/h的冲刺速度,相当于“用满电打半电”。
04 战术转型,找到正确使用说明书
阿尔特塔似乎已经找到了马丁内利的“使用说明书”。 马丁内利的的特点是速度快、冲击力强,擅长单兵作战。
但在首发出场时,他需要兼顾回防,站位相对死板。 而替补登场后,他的任务变得更单一:只需要冲击对方身后防线。
热图分析显示,马丁内利替补时70%触球在对方禁区前沿,而首发时这个数字只有45%。 任务简单化反而提高了他的效率。
05 科学训练,幕后努力的成果
马丁内利的重生并非偶然。 队内人士透露,从十月开始,体能教练给他单独加练,将高强度冲刺从每周15次增加到25次。
同时训练中减少了30分钟低强度有氧。 这种调整让马丁内利在保持冲刺能力的同时,提高了爆发力。
马丁内利的职业态度也值得称道。 与其他一些巴西球员不同,他没有因为失去主力位置而自暴自弃或公开矛盾,而是服从教练安排,加强自身训练。
06 经济视角,超级替补的巨额价值
从俱乐部经济角度考虑,留下马丁内利也是一笔明智账。 马杜埃凯和埃泽等新援的转会费加起来接近9000万,工资再加每年1200万。
相比之下,马丁内利作为自家青训球员,留下他相当于“白捡一个亿”。 在英超新财政规则下,这笔账显得格外重要。
曼联时期的索尔斯克亚前三年替补进球率0.73,首发降到0.31。 这表明如果角色固定,效率就能稳住。 马丁内利只有22岁,身体还没到天花板,完全有时间复制这条成功之路。
07 未来展望,从俱乐部到国家队的征程
尽管俱乐部表现抢眼,马丁内利却依然落选巴西国家队最新一期名单。 更衣室队友透露,他把名单截图贴在更衣柜门板上,这无疑是一种自我激励。
如果马丁内利能够保持目前的状态,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继续作为替补奇兵发挥重要作用,巴西国家队主帅可能也很难继续忽视他。
对于阿森纳来说,拥有这样一位能够在关键时刻改变比赛的替补球员,极大地增强了球队的阵容深度和战术灵活性。
马丁内利的故事并非个例。 曼联时期的索尔斯克亚作为替补时进球率达到0.73,首发则降至0.31。 角色定位往往比绝对实力更能决定球员的表现。
巴西国家队最新一期名单依然没有马丁内利的名字。 但谁知道呢? 如果他能继续保持这样的替补效率,或许很快就能打动国家队主帅。
足球世界就是这样奇妙:六周前还是弃子,两场比赛后就成了王牌。 位置比实力更重要,时机比位置更值钱——这就是超级替补的生存哲学。